(1)重视基本功的训练 过去陈志老师对我说过一句话:“弹琴的人一定要先搞清楚怎么弹,然后再说弹什么。”在长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觉得这句话再加上一句几乎就成了一个公式:“弹琴的人先要搞清楚怎么弹——然后是具备了什么程度的能力——最后再说弹什么表现什么。”所以基本功的练习目的是着重解决学生双手正确的弹奏方法及能力问题。
(2)有针对性的选择好练习曲 练习曲就是基本功和独奏曲之间的一座桥梁,这个桥结实不结实至关重要。有的同学学琴三、四年几乎没弹过练习曲,没认真练过基本功、音阶及和声音程,把琴弹响后就开始一首一首的啃大曲子。有些学生没少下功夫,但由于没有基础练习,弹那些本来是很有份量的大曲子就会力不从心。这种情况有很大的普遍性,所以学生一定不要忽视基础练习,这实在是非常重要。
(3)独奏曲的选择 我基本上是要求学生先弹5、6首小品性质的独奏曲,才会安排一首较大的作品让学生练习。从技巧上来讲,每一个乐句,每一个乐段都要与学生仔细斟酌。当然,学生能力够的时候,也不能过于繁琐。节拍器的使用也非常重要,在技巧能力上,双手不能得到合理的量化式的训练,是个遗憾。
(4)围绕音乐美学展开的教学 只弹曲子不练技巧不行,但只强调技巧能力而不能使技巧能力为音乐美学服务,那也只是“半个月亮爬上来”。音乐美学是个大课题,包含的元素太多。器乐教学对老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的教学理念有相当一部分意识是集中了很多人的智慧,尤其是陈志老师。我个人十几年来也一直在思考古典吉它的教学之道。我在教学方法上就是不断总结,取精华,去糟粕,在教学理念上就是抓基础,练能力,求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