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琴的三要素之二:家长

清韵吉他
2025-04-02

给琴童家长的深度建议


若您难以有效督促孩子,满心都是急于求成的急切,或者毫无缘由地抵触艺术,那么,真心不建议让孩子踏上吉他学习之路。因为在被动状态下放弃学琴,会对孩子成长造成极大负面影响。半途而废极易让孩子形成错误观念:但凡遇到稍有难度之事,皆可轻易放弃。这种思维对恒心与耐心培养极为不利,无疑给孩子成长笼罩阴霾。

通常,学习吉他并非家长单方面的抉择,而是孩子经多种途径接触了解后,自主做出的选择。孩子一旦有兴趣,家长往往满怀期待。诚然,许多孩子能将吉他发展为特长,受益终身,但真正成长为杰出艺术家的,却少之又少。究其根源,在于孩子兴趣变化无常,今天对这兴致盎然,明天又被那吸引,很难长时间专注于同一兴趣,这使得培养孩子坚持学琴困难重重。所以,家长亟需对孩子学吉他树立正确认知。

不少家长存在误区,认为 “学吉他不过是孩子玩乐”。这种错误观念源于对吉他基础知识的欠缺。实际上,吉他和声丰富,是全球独一无二的多用途乐器。它既能独奏,展现独特魅力;也可合奏、协奏,与其他乐器默契配合;还能用于自我弹唱,享受音乐乐趣;在各类歌曲和舞蹈表演中,更是不可或缺的伴奏乐器。吉他既能演绎高雅音乐,在家庭或同学聚会时,又能成为营造欢乐氛围的得力助手。如今,国内众多音乐、艺术院校纷纷开设吉他本科专业,各省高招音乐统考也都将吉他纳入可考科目,全国吉他业余和专业考级体系不仅已建立,还在持续完善,彰显出中国吉他教育事业正迈向成熟与系统化。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吉他价格通常较为亲民,花费不多便能拥有一把质量不错、可使用多年的吉他。对于初学者,建议家长可参照自己手机价格,考量给孩子购置乐器的预算。上世纪 80 年代初,一把 48 元的吉他,几乎相当于当时一个月的工资。而现在,若您愿拿出一两个月收入,为孩子购置一件终身受益的乐器,实属平常且值得。若几年后孩子热情未减,且在演奏上崭露头角,就该考虑为其更换更专业的初级演奏级吉他,这类吉他价格相对较高,在国内一般可达万元甚至更高。当然,若孩子打算高考报考吉他专业,这笔投入必不可少。廉价乐器弊端显著:其一,粘合剂及油漆中甲醛、苯等挥发性有机物气体易超标,直接危害孩子健康;其二,手感差,致使孩子手指持续疼痛,迅速丧失学琴兴趣;其三,音高不准确,不利于孩子培养正确音高感;其四,音色不佳,悦耳声音激发学习热情,刺耳声音则会浇灭热情。

对于考级、表演、比赛、交流等音乐活动,家长务必积极鼓励孩子参与。部分孩子因自信心不足、惧怕挑战,易产生退缩心理。此时,家长与老师需紧密配合,及时疏导,助其树立信心。或许您觉得小比赛无足轻重,孩子表面也满不在乎,但看到其他孩子获奖,内心难免受触动。若仅因时间或花费问题,不让孩子参与,无疑是极大失误,定会留下遗憾。

许多家长回顾自身成长,常因未学乐器而惋惜。不少支持孩子学乐器的家长,实则希望在孩子身上延续自己的梦想。所以,他们投入心血,期望丰厚回报。在孩子初学阶段,有些家长急于求成,采用逼迫手段,反而激起孩子逆反,抵触学琴。此阶段应以鼓励为主,待孩子对音乐产生浓厚兴趣后,再适度严格要求。另外,孩子学琴出现阶段性厌倦很正常,如同成年人也会阶段性厌烦身边事物。此时,家长要耐心引导,及时与老师沟通。经验丰富的老师会将重点置于培养兴趣,不再布置新练习,而是巩固完善之前所学,家长务必给予理解与配合。

孩子学吉他时,家长自身也应主动了解吉他相关知识,如基础常识、知名演奏大师及经典音乐作品等,以便与孩子有共同话题,更好沟通。在家可多播放名家演奏的吉他音乐,让孩子潜移默化加深对吉他音乐的感性认识。孩子学会弹奏一些乐曲后,鼓励其在家庭聚会上表演,借此增强自信心,激发表演欲望。


清韵吉他的小作文


分享
写评论...